衰老,是一个复杂、多阶段、渐进的过程,发生在生命的整个过程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人体的器官、肌肉会逐渐衰老,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,包括癌症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。
为什么40岁、60岁是抗衰的生死线?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了衰老过程中发生的分子变化,但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线性变化。然而,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并不是线性变化的,相反,会在某个特定时间点上加速。
国际顶级期刊《Cell》最新研究:人类在40岁和60岁时,细胞端粒长度、线粒体功能、干细胞活性会经历两次“断崖式下跌”,直接导致衰老速度翻倍!
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" Nature Aging "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" Nonlinear dynamics of multi-omics profiles during human aging "的研究论文,其研究显示,衰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,在40多岁和60多岁时,人体内衰老相关的分子会发生急剧变化。
这项研究中,研究人员共收集5405份生物样本,采集了135239个生物学特征,得到了2465亿个不同的数据点。通过多组学分析了108名参与者,年龄在25-75岁之间,女性占52%,长达6.8年随访,研究人员定期收集了参与者的血液、粪便、皮肤拭子等生物样本,通过转录组学、蛋白质组学、代谢组学等,分析了衰老过程中相关分子的非线性变化。
分析发现,在人类衰老过程中,在所有分子和微生物中,仅有6.6的分子发生线性变化,约有81%表现出非线性变化,这意味着它们在某些年龄段的变化更大。
衰老过程中的分子和微生物变化
40岁:免疫系统崩溃的“无声炸弹”
免疫细胞活性下降50%:癌症、感染、自身免疫病风险飙升
端粒缩短加速:相当于每年“自然衰老”速度提高3倍
胶原蛋白流失40%:皱纹、松垮、骨质流失全面爆发
心血管疾病、脂质代谢、酒精代谢、皮肤和肌肉等相关的分子发生显著变化,预示着此时人更容易受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。
60岁:干细胞枯竭的“生命危机”
体内干细胞数量仅剩20%:器官修复能力近乎瘫痪
代谢率暴跌30%: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病、阿尔茨海默症高发
肌肉量每年流失1-2%:跌倒、骨折风险成倍增加
免疫调节、氧化应激、碳水化合物代谢、肾功能、心血管疾病等相关的分子发生显著变化,与衰老过程、心血管健康、糖尿病等密切相关。
科学抗衰,趁早干预
虽然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过程,但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前沿的科学技术,我们有望延缓这一进程。
除了生活方式,现代医学也为抗衰老带来了许多新选择。细胞疗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。干细胞、免疫细胞补充不仅能够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,还能促进细胞的更新和再生,为修复、抗衰带来了新的尝试方式。
Copyright © 2021 育瑞康生物科技 图片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:苏ICP备16040853号-1